德國通貨膨脹的台灣受害同胞
本文起初放在宜蘭縣教育處部落格網站, 只是教學隨筆, 想不到是最多網友留言的一篇, 決定繼續保留在這裡。 但是我也不知道該怎樣求償, 只能記錄歷史。 日本收到德國賠償的錢 課本沒特別交代, 日本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日本以「英日同盟」為由,出兵中國山東, 後來德國爆發通貨膨脹, 納粹黨1932年正式執政, 希特勒主張「撕毀凡爾賽條約」, 拒絕支付戰爭賠款。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有沒有把債還完? 有, 2010年, 依據中日台北和約, 中華民國。 現況 德國舊馬克協會臉書社團 2018年2月23日, 到台北日本交流協會抗議, 影片請見: 持有德國舊馬克債券者,到台北日本交流協會抗議 整理資料的時候看到的剪報,想不到台灣人也有德國通貨膨脹的受害者。 報導原文: 【記者葉俊甫、馮復華/專題報導】 八十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德國發行兩千兩百兆馬克債券賠償日本,日本政府再強迫轉賣給日據時代的台灣人民,估計約有三萬戶台灣人受害。 卅年來,持有債券的台灣人士透過各種管道向日本求償,最近終於有些許回音。「希望這些紙片不用傳下去了!」從祖父傳父、再傳到他手中的七十二歲林茂川滿懷希望地說,他小就被告知「要替阿公討回公道」。 據估計,日本戰敗後留在台灣的債務憑證,以之前日本賠償韓國時的一馬克兌換零點三美元來計算,目前還在台灣的馬克債券約值兩百億美元,也就是台幣六千八百億元。林茂川表示,其實根本沒有想要索賠那麼多錢,只希望日本政府能給一個交代,畢竟這是祖先交代的。 一九二三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東京九區夷為灰燼,日本失業人口達到七百萬人,日本天皇便命令台灣總督府推出復建公債,由日本銀行主導將戰後的德國馬克債券強迫賣給台灣人民;總督府還要求警察及村長強迫執行分銷馬克債券,當時有許多民眾被迫變賣房屋、土地或是「以物易券」,並且因之傾家蕩產。 以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搬家躲債,這些債券也遺失沒剩幾張。陳啟耀滿腹辛酸地說:「要不是這種債券,也許我們家又是不同情況了。」 一九六四年,日本償還先前強銷給韓國的馬克債券,而琉球、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所持的債券,也早在卅五年前陸續獲賠償,唯獨對台灣這群「馬克大戶」不聞不問。 台灣民間為了索討這些債務,從一九六八年就有人自行到日本交涉,而七五年起,有人自發組團赴日「討債」,也到內政部和立法院前抗爭十幾次;更曾聘請美國律師打國際官司求償,前後抗爭十八次,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