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台灣人與滿洲國

課本寫著:
1931年,
日本在九一八事變後,全面佔領中國東北。
1932年,
日本在東北扶植溥儀,成立了「滿洲國」。

延伸到世界史來看,
當時正是全球遭遇經濟大恐慌,
部分人士企圖以發動戰爭,掠奪他國資源的方式,
來解決經濟危機。

課本沒有寫的是:
滿洲國成立的時候,
外交部總長來自台灣,名叫謝介石

謝介石出生於光緒4年,
光緒21年,他17歲,
台灣成為日本人的殖民地。

原本讀漢學、想考科舉的謝介石,
因應時代潮流,學起了日語,
畢業後擔任通譯,
表現優異,引起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注意,
伊藤博文舉薦他赴日,成為本土語(台語)講師,
謝介石在教導日本赴台官員之餘,
也利用工作之餘積極進修,
最後從明治大學法律系畢業。

返台後發現求職不易,
於是透過同窗—張勳的兒子—的介紹,
結識了希望復辟大清帝國的遺老,
透過他優異的外交手腕和雙語能力,
成為協助滿洲國創建的功臣。

謝介石在仕途上的成功,
加上日本為了「以華制華」,
需要大量精通日語跟漢語的台灣人才,
不少台灣青年也認為:
與其在家鄉被異族統治,
還不如到東北來當統治階層。

在台灣,日本人與台灣人同工不同酬,
在滿洲,薪水可以和日本人平起平坐。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
加上謝介石的引薦,
前往滿洲國發展的台灣人,
絡繹不絕。

像是溥儀的御醫黃子正,
還有來自花蓮的張宗仁、張果仁醫師,
商人陳重光、蔡潔生在這裡尋找商機,
客家文學家鍾理和,因愛情不被祝福,
也帶著妻子鍾台妹,來到滿洲建立家庭。

但是,
戰爭結束後,
這些台灣人卻面臨著尷尬的處境,
他們從「日本國民」搖身一變,成了「中國人」,
又因曾為日本人效力,
被國民政府依據〈懲治漢奸條例〉而懲處,
更承受著民眾異樣的眼光。

謝介石也遭到國民黨視為「漢奸」,逮捕入獄,
後來因為他的第三個兒子謝津生是活躍的共產黨員,
在共產黨統治中國之後,獲得釋放,
於1954年在中國逝世。

而他們在滿洲國的故事,
也隨著台灣的地位轉變,漸漸隱沒。

台灣人在滿洲國的影片,
官方網站和影片連結已經消失,
有出版DVD,或許可以在公立圖書館借閱。

第一集、前往東北的台灣人:1932年─1934年
第二集、滿洲國的台灣醫生:1934年─1937年
第三集、抗戰時期的滿洲國:1937年─1941年
第四集、戰爭下台灣人的煎熬:1941年─1945年
第五集、戰後的離散命運:1945年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