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樁典型的「老公發難,老婆善後」之代表作。
一切,就從老公帶了一包咖啡豆回家開始……
老公的朋友的表弟開了家咖啡店,
為表示支持,老公買了包咖啡豆回家,
興致勃勃的想挑戰煮咖啡。
至於怎樣煮呢,老公是毫無頭緒。
他知道辦公室有磨豆機,有咖啡機,
然後呢……?怎麼煮咧……?
老婆也只在辦公室裡,
看過自然科的同事用虹吸式咖啡壺煮咖啡,
據說是最便宜的,但是看起來又高深莫測,
上網看Youtube找教學影片,火侯、攪拌、在在是學問哪……
夫妻兩個生手來到超市採購一番。
老公說,既然很少泡,
買便宜的手搖磨豆機就好啦,只要349元哦:
老公還沾沾自喜:
人家說,手搖磨出來的豆子比較好呢。
(說的好像很內行一樣)
至於壺呢,最便宜的當然是虹吸壺,
只要849元,一張小朋友還有找呢:
回家立馬來挑戰煮咖啡,
老婆推給老公去想辦法。
(誰叫你要買豆子回家,哼哼。)
家裡沒有酒精燈,老公又不會點酒精膏,
最後索性拿小孩的幼稚園金屬餐碗,裝上金門高梁酒來生火
(老公說,反正都是酒精 XD)
前後折騰一小時,總算煮出第一杯咖啡來!
之後,老公說會從實驗室弄個酒精燈回家,
再之後,這道具就被束之高閣啦(常有之事)
幾個星期後,老婆鼓起勇氣,試著煮了一次,感覺頗有難度:
據說沸騰後,要先把火移開一下下,再移回來,
(咦?哪裡學來的?有這回事嗎?)
但是,要怎樣移開裝有酒精膏的高溫金屬碗呢?
但是,無可否認,
現磨現煮的咖啡香氣,實在很誘人。
若要講求方便,MUJI、金車的濾掛包也不差了,
但喝過現煮咖啡的老公又嘮叨:香料放太多啦。
既然煮咖啡這麼麻煩,
那,我們來買濾紙,磨了豆子,再慢慢濾好了:
一個神秘的品牌,40張65元。
以為有濾紙就萬事妥當,想不到沒濾杯萬萬不能,
賣場一堆塑膠濾杯,老婆看了就搖頭,
老公也碎碎念:濾紙會有漂白劑…… Orz
為了解決這些咖啡豆,
趁著新年上台北,老婆決定大手筆給他投資下去。
(美式咖啡壺雖然便宜,但是看到塑膠材質,謝謝不聯絡。)
最後買了伊萊克斯的電動摩卡壺:
阪急百貨原價 3690,新年特價 3490,刷中信卡可以分三期,
新年期間,再送一個價值 990的伊萊克斯奶泡機:
電動摩卡壺是很簡單的,只要磨好豆子,
把豆子、粉、水擺好,插上電,
等個幾分鐘,噹噹!好喝的咖啡就出爐囉!
再搭配阪急送的伊萊克斯奶泡機,打出濃濃的奶泡,
便是一杯香醇的拿鐵了,
趁寒假有空,每天早上都煮咖啡,老婆忽然變得好賢慧啊。
雖然網友說電動的風味不如瓦斯煮的夠力,
但是老婆我連燒開水都會忘記,
要是買瓦斯用的摩卡壺,
恐怕煮一次就把壺一起給燒光了吧?
本來以為,這昂貴的電動摩卡壺就是終極的咖啡壺了,
誰知今早到星巴克開工,
瞧見了 HARIO V60 Dripper,
Made in Japan的有田燒,陶瓷的光澤,一時驚為天人,
盤算著用學校裡公用的磨豆機、老公不肯用的濾紙,
便能在學校安心享用好咖啡(請同事喝也不錯啦),
就給他敗下去了:
定價750,用隨行卡(儲值1000送一點,可兌換咖啡一杯)購買,
相當於打九折,675元,
比PCHome賣的貴一點,但是少了運送過程中破掉的風險,
也算值得啦。
回家做功課之後,才發現這個濾杯不是泛泛之輩,
莫非我的品味也被老公調教的日漸刁鑽,非精品不敗?
(老公的信念:好東西買一個,長長久久使用,
勝過買一大堆容易壞掉的廉價品。)
買東買西,家庭主婦還是要研究一下,
跟老公最常買的小七咖啡比一比,
到底划不划算呢?
外面買
- 小七買一杯中杯熱拿鐵:45元。
- 虎咖啡老闆的濾掛包:10包200元,一包20元。
- 星巴克的VIA:12包360元,一包30元。
自己煮
- 咖啡豆:300元,約可煮20杯,一杯成本15元。
- 濾紙:40張65元,一杯1.625元。
- 牛奶:打一次奶泡用50ml,約3.5元(附近有光泉的批發商)
- 水、電、清潔劑、磨豆機:過低,忽略不計。
- 機器的成本:
一杯攤提23元計,摩卡壺於152杯後回本。
一杯攤提23元計,陶瓷濾杯於29杯後回本。
選購公平貿易咖啡豆,讓咖啡農夫獲得應有利潤,改善家計,
省下用過就拋棄的紙杯、地球垃圾減量、
避開有毒致癌的6號杯蓋和PE內膜、可能致癌的爛豆,
無價。
回憶起這類老公發難、老婆善後的事例,
可說是不勝枚舉,
像是讀研究所、麵包機(他到現在只做過一條吐司)
接下來的人生中,不知老公還會出啥題目來考驗我呢?
2月10日更新:
老公買的咖啡豆,半磅227g要360元,
以一杯12g計算,一杯成本要20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