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7月, 2014 起發佈的文章

宜蘭孔廟 - 成均館(腦粉)的異想世界

圖片
本文最初發表於宜蘭縣育處部落格, 配合青春小旅行部落文寫作活動。 有關宜蘭孔廟的詳細介紹,請看 文建會網站 , 以下只是一個迷妹的暑假閒閒生活隨筆。

宜蘭青春小旅行 之 員山公園宜蘭神社

圖片
吃完晚餐後,外子忽然說: 吃飽飯不要馬上坐下來,去走走吧。 於是帶著兩個開心的小孩, 朝著住家附近的公園出發:

聖母升天堂 - 到羅東就能看見的哥德式建築

圖片
本文是為了配合青春小旅行而寫, 最早發表於宜蘭縣教育處部落格:歷歷皆辛苦, 舊站系統已停止更新, 本文搬到個人部落格, 並於2020年11月1日更新部份內容。 聖母升天堂,就在羅東孔廟隔壁:

宜蘭青春小旅行 之 羅東孔廟

圖片
每次教到鄭氏治台時期, 一定會講到台南孔廟之重要。 跟學生順口說到宜蘭縣內有孔廟時, 學生都會說:「啥?」 宜蘭的孔廟有兩處, 一處在宜蘭( 請看這一篇 ) 一處在羅東,有圖有真相:

2014京阪旅行之小砲進家門

圖片
兔兔:以為買了貴參參的相機,再看看這種書,拍照就會變強嗎? 熊大:……人家想試試看嘛……

2014家族京阪:用點點印整理照片

圖片
記錄一下點點印製作心得:

回憶點點印,留與後人說

圖片
五月時,看到朋友在臉書分享,用點點印幫小孩做了 幼稚園畢業紀念冊 , 正好兒子也即將從幼稚園畢業,忍不住觀摩一下。

遇見真正的噶瑪蘭人

感謝宜蘭縣史館和教師工會舉辦這場研習 ^_^ 老實說,報名研習前,我想著: 就算我研習參加一堆,學了噶瑪蘭人的東西, 按照現在這種少的可憐的授課時數, 不是沒時間講,就是講太多害到後面的進度, 只是給自己找麻煩而已。 但是,能夠親自見到噶瑪蘭人, 不是課本上寫的「噶瑪蘭」三個字, 是真的會講噶瑪蘭語,能跟你分享他的生活, 噶瑪蘭文化的真實見證, 比動物園看圓仔還珍貴啊! 認知裡,宜蘭曾經住過許多噶瑪蘭人, 自稱是「漢人」的我們,其實多少都帶有原住民的血緣, (參見: 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 也知道噶瑪蘭人因為漢人的逼迫,遷徙到花蓮去了, 但就是很難想像,噶瑪蘭人真實的生活著。 這位是今天的講師,Tuwaq Masud,台大人類學系的學生: 他小時候在花蓮讀書,之後移居桃園,考上建中、台大, 對族語文化和學術語言都有認識。 讓我們用不那麼學術的方法,來聊聊噶瑪蘭人吧: 噶瑪蘭人有朋友,移居花蓮後,曾跟撒奇萊雅族一起抗清, 兩族現在遇到部分祭典時,還會互相邀請。 「火神祭」是紀念「加禮宛」事件而創立的祭典 他們有工作, 大多居住在桃園、新北, 所以九月也會在樹林舉辦豐年祭。 他們有自己的名字, 我們慣稱他們Kavalan,但噶瑪蘭語沒有「V」的發音。 東海岸的族人們決定,今後要正名為「Kebalan」。 他們把祖先的名字傳承下去, 講員將來的孩子依據族中的父子聯名制,會被命名為Anu Tuwaq。 他們會舉辦祭典, 用各樣的歌謠,繼續向後代訴說祖先的事(講員今天教唱 捕魚歌 ) 文化是他們生活的一部份, 不是觀光消費商品(參見這篇: 掃墓祭祖給旅行團看,你肯嗎? ) 社會環境不斷在改變,有些舊文化無法融入新時代, 但他們跟我們一樣,會繼續在這塊土地上,創造自己的新故事。

2014家族京阪:成均館的戰利品

圖片
雖然我真正想敗家的地方在首爾, 目標是JYJ和成均館緋聞的周邊商品, 但早就探聽到日本有二手書店 Book Off , 也知道日本人惜物、愛物,二手商品不會太差, 因此把採購二手DVD、CD、雜誌、畫冊列入計畫。

下次的日本旅行筆記:不要搭國泰航空

圖片
選搭國泰的理由: 一直是國泰的老客戶,也是亞洲萬里通的愛用者。 既然是二度蜜月,就搭乘跟蜜月一樣的航班嘛。 以後不想再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