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16 起發佈的文章

準備從Firstrade畢業

圖片
11月25日(五):把Firstrade的持股出清。 11月28日(一):Firstrade零股出清。 11月29日(二):在TD Ameritrade網站填寫資產轉移申請。 11月30日(三):上傳文件。 12月07日(三):一早發現款項已進入TD Ameritrade。 01月05日(四):取得Firstrade的對帳單,申請TD退款補貼 01月07日(六):補貼款項進帳。 花費(均以美元計): 賣掉Firstrade三檔ETF:6.95 × 3 = 20.85 Firstrade帳戶結清費用:75.0 TD Ameritrade費用補貼:-75.0

Acer Swift 3進門來

2016/11/29 在順發3C宜蘭店,以刷卡分九期的方式, 買下店內唯一的Acer Swift 3現貨, 贈品是Office 365一年份。 距離買上一台家用Win PC,才過了839天。 舊的聯想筆電賣給老公使用, 我希望這台Swift 3可以跟TravelMate 290一樣, 頭好壯壯,長長久久。 我承認我喜新厭舊, 不過我也必須誠實地說,從Lenovo的筆電進門那天起, 我就後悔了啊啊啊啊啊……

(同事的)超級函授退費記事

圖片
當初在很多網站搜尋, 都搜不到超級函授的退費, 本來想寫在批踢踢, 後來看到這一篇: 退費要成功請看過來 內容其實重複, 再看到 這篇文章 下面的推文,最後決定還是把故事記錄在這裡。 我絕對不是我同事,只是身為旁觀者兼熱情鄉民, 決定代替懷孕疲累的媽媽,把事情寫下來。

最後的晚餐

圖片
本文最早發表在宜蘭縣教育處部落格。 不知道哪天會真的跑去米蘭, 先搬到個人部落格來放著。 這篇不知道該歸檔在哪個單元的補充? (我以為我寫過,想不到沒有?!) 達文西會出現在4-1文藝復興, 但我總是在2-4講耶穌生平時, 就讓這張畫登場。

第三年採購Hobonichi

圖片
剛剛翻了舊文, 發現自己根本沒寫過Hobonichi開箱文。 連買三年,也該記錄一下自己買過的品項和心得了…… 2014年:Cousin手帳封套-秋櫻(Cosmos) 2015年:Cousin手帳封套-馬卡龍(Macaron)¥3370 2016年:Weeks + 文庫本手帳本體 + 圖案尺兩支 + A5書套

備課筆記:臺灣的原住民人口數

今天早上看到臉書上的朋友討論玖壹壹樂團, 不論是去年的種族歧視爭議, 或是本月的宗教紛爭, 都讓歷史老師感覺到,幫助學生認識國際文化的重責大任。 可是啊,現在學生連好好認識家鄉,都有些困難呢。 別說不認識鄰近的東南亞國家, 就連台灣的原住民族群也未必清楚。 幾年前在準備台灣原住民族的教材時, 一時好奇,查了一下原住民人數, 大驚失色,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又要講台灣史,把今年的數據記下來: 原住民 550,268 當中包含 阿美族 204,882 排灣族   98,384 泰雅族   87,710 布農族   57,125 以自身家鄉為傲的宜蘭縣民, 有457,746人, 比 原住民少9萬多人。 本校所在的 蘇澳鎮,鎮民人數是40,584人, 真的是「小鎮」。 更令我驚訝的對照數據是: 外籍移工 603,109 當中包含 印尼         237,085 越南         176,338 菲律賓      131,680 泰國          57,824 外籍配偶   516,519 當中包含 中國         348,103 越南           94,970 印尼           28,883 泰國             8,575 菲律賓          8,562 是的,單是外籍移工人數,便已經超越原住民, 中國配偶35萬、越南移工加配偶27萬、印尼移工加配偶27萬, 都比阿美族...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電子書試作

圖片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ePub電子書: 請按這個連結 也是檔案庫裡面的年代久遠資料, 顯然也是從前準備教甄時,不知從何處蒐羅而來的資料, 當年應該是很想跟學生分享這個故事吧? 但Word字數統計顯示,本故事有16,714字, 列印出來是12頁A4,保證學生不會看。 好在現在有智慧型手機, 把阿里巴巴變成epub格式的電子書,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下載到手機裡, 搭車、睡前、無聊時,即可輕鬆閱讀。 如果你不知道怎樣用智慧型手機打開電子書, 請依手機作業系統選擇: iOS:用iBooks即可開啟ePub。先點選上面的連結,然後按「開啟方式」: 再來就會出現iBooks:     Android:請在Google Play搜尋「ePub」,就會出現相關的app。 本電子書是以Sigil軟體製作,免費、輕鬆、好上手, 歡迎參考下面的教學文: 第一次做ePub電子書就上手 (悄悄話:迷妹用這個整理追星資料也很好用哦)

從課本裡消失很久的漢薩同盟(原作出處不詳)

圖片
2017年7月補充推薦: 被砍頭還能跑!稱霸北德的中世紀海賊王傳說:史托貝克 在硬碟裡找到的沈睡資料, 不知從何而來, 平常上課也沒時間解釋,還是放部落格,跟有興趣的同學分享。 (順便獻給想呼朋引伴去北歐的同事們) 圖片出處:應該是在準備教甄的熱血年代, 一位好朋友分享給我的雜誌圖片。 還有一段不知從何得到的文字,一併附上: (看起來像是雜誌文字用OCR辨識得來的)   二十世紀九○年代,對波羅的海地區而言,是個充滿希望的年代: 1989年,波蘭掙脫共產黨的桎梏,團結工聯奪得政權; 1990年,兩德完成統一; 1991年,鍥而不捨尋求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小國,終於獲得蘇聯的認可。 從此,波羅的海不再是赤色集團的內海。 波羅的海沿岸的原共產國家,百廢待舉, 整個波羅的海地區,因應這個變局, 正在探索新的經濟秩序與發展。 在此同時,不由得使人想起, 13世紀到15世紀,在波羅的海壟斷經濟大權的漢撤同盟。 赤色集團的傾覆,自由貿易時代的來臨, 是否能使波羅的海重拾昔日漢撒同盟的榮耀與繁華? 波羅的海經濟是否再度活絡,目前還無法預估。 經過數百年的沈睡, 除了德航Lufthansa這個名稱還勾起世人些許印象外, 漢橄同盟已成絕響。 究竟漢撒同盟是個什麼樣的組織?它又是如何由盛轉衰? 在德語中,漢薩是團體的意思, 古代日耳曼人用來專指商人的同業公會。 黑暗時代結束,北日耳曼商貿逐潮活絡起來。 在日耳曼騎士團的保護下, 商人聚集的城市,如漢堡、羅斯托克、盧比克等, 從封建領主那兒獲得了特別的權利。 當時,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 控制在法里遜人(Frisians)和哥特蘭德斯人(Gotlanders)的手中。 北日耳曼城市新興後,情勢有了轉變。 市政府所提供的低稅率、安全保障,與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主要誘因。 日耳曼商人最初尋找的貿易目標, 是哥特蘭島上來自俄羅斯的穀物, 沒多久他們自己前往俄羅斯買貨, 並在諾夫哥洛德市(Novgorod)設立貿易行。 1282年,日耳曼北部城市與海外日耳曼人商業團體, 成立了「漢撒同盟」,以保護彼此的貿易利益。 後來漢撒同盟逐漸演變成二百個城市的聯盟。 1356年,這二百個城市的代表在同盟的發源地盧比克召開大會, 討論彼此的商業會議與共通的難題。 漢撤同盟的實力與日聚增。 此時西歐...

閱讀推廣筆記:成均館羅曼史

圖片
這是2015年協助推廣閱讀的講座筆記,一共講了三場。 清理Evernote時,感覺很有趣,決定放部落格和大家共享。 接到閱讀老師的邀請,當下便決定這個題目:

2016中國東北:相片書製作筆記

圖片
完成了第二本用InDesign製作的相片書,疲倦但很開心, 把心得記錄下來,下次製作時才不會忘記。 心得: 只挑選心動的照片, 善用配色網站,找出最速配的顏色組合。  內頁的框架不要管原始照片比例。 要掌握說故事的節奏。

2016中國東北備課:日俄戰爭要塞巡禮

圖片
先放上一張地圖(原圖攝自東雞冠山的日俄戰爭陳列館) 參觀日俄監獄舊址後,回到繁華的旅順中心廣場一帶用餐, 接著搭上公交車,來到旅順火車站: 綠色屋頂、檸檬黃的俄國式清爽配色, 不遠處的港口吹來怡人海風, 在小小的候車室裡,遙想那個旅順被叫做「亞瑟港」, 搭火車還是高貴享受的浪漫年代。 從旅順火車站步行五分鐘,便是軍港公園,門票CNY 5。 公園裡有攤販陳列特色小吃: 還展示著火炮: 重點是前方只有91公尺的出海口: 此地是北洋海軍的基地之一, 也是甲午海戰、日俄戰爭的戰場。 旅順的名字是明太祖起的, 當年他派遣兩位將軍,從山東過海來鎮守遼東, 因海上旅途順利,故將此地命名為「旅順口」, 誰能想到,數百年後,海權時代到來,旅順口再也不平靜。 現在的軍港在公園隔壁,只有解放軍和海鷗能一覽風光: 接下來,找到一台計程車,前進士兵苦戰的二零三高地。 門票CNY 30,計程車停車費CNY 10。 計程車在停車場停妥,接下來山路要自己走。 看著指示牌,我擔心會在山裡迷路, 但司機再三保證,最慢三十分鐘,我一定能走完所有景點: 踏上陡峭山路,我開始後悔: 有必要一年內爬兩座很相像的軍事要塞嗎?(年初才爬完金門太武山) 走了十多分鐘,總算看到終點: 為了紀念戰績,日本人用戰爭遺留的炮彈殘片,鎔鑄成這座塔: 我順著指示牌,沿著小徑走,試著尋找乃木保典陣亡地: 比土耳其的恰納卡萊更荒涼: 最後只找到俄軍的指揮所: 乃木保典畢業於東京陸軍士官學校,戰死時年僅23歲。 他的父親乃木希典,是日俄戰爭時,日本陸軍第三軍司令, 他的哥哥也在距離旅順不遠的金州戰場捐軀。 乃木一家沒能留下血脈,只留下一則又一則愛國的故事給人景仰。 接下來,前往能俯瞰旅順港的白玉山: 白玉山景區門票CNY 40,停車費 CNY 10。 「白玉山」原本的名字是「西官山」, 附近有座「黃金山」, 傳說是李鴻章在視察時說:「有黃金必有白玉」,才改名。 山上有座白玉山塔,原名「表忠塔」,紀念在此陣亡的日本將士: 這裡有很多鴿子,如果要拍鴿子,得先向旁邊的人買飼料。 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紛爭,我決定躲遠一點。 有很多人跟「旅順口」的碑拍照,我只好拍旁邊這個比較少人拍的: 最後前往東雞冠山, 沿途一片荒煙蔓草,但看不見墳墓。 通...

2016中國東北備課:旅順日俄監獄舊址博物館

圖片
行程資訊: 大連、旅順都有火車站,但火車已經停駛。 地鐵、輕軌還在慢慢修建,轉乘起來不輕鬆。 跟團一日遊絕對簡單,但是都不會去我想去的景點。

香港的愛國教育:小國民大講堂

圖片
去中國東北備課之前, 花了不少時間瀏覽中國的網路論壇, 試著熟悉中國人的詞彙, 希望在當地搭乘計程車,跟司機談天說地時, 可以「接地氣」,有個短暫而愉快的交流。 今天早上看到端傳媒的報導: 一個人的國民教育 好奇點進網頁,看見Q版可愛人物, 原來這不是板起臉說教的官方教材。 故事就從新中國和小麵人的對話開始。 以下是作者寫成的課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發展才是硬道理(上) ,談中國的經濟起飛 發展才是硬道理(中) ,談中國的工程建設 發展才是硬道理(下) ,談經濟成長帶來的問題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上) ,談中國在奧運取得的驚人成就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下) ,談奧運選手所付出的代價。 你是祖國的花朵(上) ,談計劃生育。 你是祖國的花朵(下) ,談兒童的苦難。 你是未來的接班人(上) ,談中國的義務教育。 你是未來的接班人(下) ,講農村教育的現況。 科技高峰 勇於攀登(上) ,介紹中國「兩彈一星」的成就。 科技高峰 勇於攀登(下) ,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 為人民服務(上) ,介紹中國公僕的工作成果。 為人民服務(下) ,介紹中國公僕的驚人成就。 大海航行靠舵手(上) ,毛澤東生平最大的兩件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下) ,鄧小平生平最大的兩件事 穩定壓倒一切(上) ,新中國如何穩定社會秩序。 穩定壓倒一切(下) ,越維越不穩的社會。 To love or not to love ,課程推出後,各界的回應。 資料來源: 小國民大講堂粉絲頁 每一講的標題,都是中國的口號, 乍看是「愛國教育」, 其實是作者在中國政府推動「愛國教育」的浪潮下, 苦思之後,字斟句酌所寫成,給孩子們的啟蒙教材。 即使不看內容,光記熟這些口號, 也足以在與中國人談話時,跟他們的思維接軌。 畢竟現在台灣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 交流的機會與日俱增, 知己知彼,才能站穩腳跟,不被輕易左右。

2016中國東北備課:安重根的足跡

圖片
這趟備課旅行, 跨越了旅順、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五個城市, 在旅順和哈爾濱,都造訪了安重根的相關遺址。 先送上一碗朝鮮族的西塔大冷麵:   雖然安重根在中國東北奔走時, 瀋陽的西塔區還沒形成朝鮮族聚落, 但這碗朝鮮冷麵的口味,網友們都說十分道地,

2016中國東北備課:滿洲國皇宮巡禮

圖片
搭高鐵抵達長春站後, 按照指示,準備轉乘輕軌4號線,到「偽皇宮」站 走在通往輕軌站的冷清通道裡, 滿滿的宮燈裝飾、暗紅色的燈光, 差點以為是恐怖片拍攝場景, 好在看見人工售票窗口, 哇啊,真的是輕軌站,車資CNY 2元。 在「偽皇宮」站下車後, 還要走幾百公尺,才能抵達售票口:    由拍照時間研判,我至少走了十分鐘。 (沒有遮蔭處,好熱。) 售票口旁邊的服務中心,可以免費寄放行李, 很適合我這不打算在長春住宿的過客。  門票CNY 80,比北京的故宮還貴, 就當作是捐款維修古蹟吧。 行前看了這段紀錄片,也體認到這皇宮修繕的困難: 沒有花錢請導遊或租借導覽機, 因為觀光團很多,一團接一團, 導遊解說不絕於耳,且分文不花。 進門之前,先看到跑馬地: 接著是車庫: (我想到TOYOTA的哆啦A夢廣告系列, 小夫家的車庫 ) 老實說,看過不少國家的皇宮, 感覺這設計有著說不出的怪異感。 這是皇宮的平面圖: 先前參觀瀋陽故宮、張氏帥府、都沒有迷路, 這個皇宮卻讓我迷路了, 沒有事先設計的宮殿建築,果然不一樣。 走進興運門: 左手邊是一個四合院, 寫著「宮內府」, 原是吉黑榷運局局長魏宗蓮的公館。 接下來看到勤民樓、緝熙樓, 這兩棟原先是管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 (榷運局:管理鹽的專賣事務) 周圍的懷遠樓、書畫樓、同德殿, 是滿洲國建國後,日本人修築的宮殿。 不知是原先採光就不好,或是如同某些人追憶的, 溥儀、婉容都敏感,害怕強風、強光, 或是館方刻意安排,保護古蹟文物不受強光損害, 穿梭在各宮殿裡,感覺一片黑暗。 館方也安排了滿洲國的官員介紹、器物介紹, 展示了皇宮裡訂做的高級餐具, 讓遊客得以窺見些許的皇家氣派。 遊客多聚集在溥儀跟婉容生活起居的緝熙樓, 這裡原是吉黑榷運局官署的辦公室: 對比張學良的大青樓:   或是旅順的肅親王府 (肅親王是川島芳子的生父,一心想恢復清朝) 更能感覺到,緝熙樓雖是做宮殿使用,但看來更像是監獄。 在這皇宮裡,溥儀消磨最多時間的地方,是寢室對面的廁所: 身為傀儡皇帝, 溥儀沒辦法對日本人派下來的公文說「不」, 但他可以決定何時起床,在馬桶上待多久, 慢條斯理地在廁所裡看報紙,決定何時把公文看完。 根據導遊解說,溥儀出門前一定要求籤, 求到上上籤才肯出門。 光是等他...

2016中國東北:旅館實住心得

圖片
訂房經過百轉千迴,實際住房體驗也是精彩萬分。 雖然住房網站可以留下評價, 但有些真心話還是私下記錄就好。

2016中國東北:翻牆筆記

圖片
這是最常跟朋友討論的話題, 記錄一下2016年7月中國東北的翻牆實際體驗。 先報告旅館的Wi-Fi環境: 錦江之星: 各連鎖店的帳密是通用的, 在瀋陽登入之後, 到大連、哈爾濱分店也還能用。 如家快捷: 每次登入都要求輸入中國手機門號, 傳送驗證碼,才能登入使用,感覺不是很方便。 宜必思:大概是外國住客多,不囉唆, 不用輸入帳密,就能直接登入。

「太陽的後裔」專題報告二三事

圖片
承蒙905的同學不嫌棄,讓我參與了他們的報告。 寫報告一定要有愛, 學生選這個題目超有愛, 又選中我這個「姨母飯」來指導, 在愛的加持下,大家寫得很開心,又能增長見聞, 不論是否得獎,至少這是個愉快的過程。 (特此聲明:敝人並非「宋太太」,我的本命另有其人。)

第一次用InDesign做相片書

圖片
想不到我也會有用專業排版軟體做相片書的一天。 喜歡雲端的相片印刷成品,又喜歡點點印的排版風格, 每次做相片書,都要在這兩家廠商掙扎半天。 週末逛書店,看到架上滿滿的電腦排版軟體教學書, 靈機一動:來用專業排版軟體做相片書吧! 不會?那就學囉。

六四紀念

圖片
每年的六月, 總是圍繞著會考後的空虛、紛亂, 和炎熱夏日的浮躁, 六四的講課,也在期末的忙亂中草草了事。 手機裡的紐約時報中文網,沒忘記提醒我這個日子, 更神奇的是這兩篇報導: 在美國上六四課,中國學生心態各異(上) 在美國上六四課,中國學生心態各異(下) 原來美國哈佛大學有這樣的一門課:

文革爆發五十週年紀念

圖片
5月16日這天回家的路上, 打開常用的新聞App, 才知道這天是文革爆發五十週年的日子, 紐約時報中文版製作了 文革爆發五十週年 , 來自香港的端傳媒也製作了 文革五十週年專題 。

2016中國東北:怎麼訂火車票都不上手

既然訂了瀋陽進,哈爾濱出的飛機票, 無論如何,一定得打通瀋陽到哈爾濱的交通。 曾經考慮搭乘巴士(想念土耳其的美好巴士體驗), 但網友再三叮囑: 巴士的輪胎安全嗎?突如其來的塞車該怎麼辦呢? 加上哈爾濱-大連之間高鐵已全線通車,班次密集, 所以就全程搭高鐵囉(感覺好奢華) 原本的訂票計畫: 瀋陽-丹東 丹東-大連 大連-長春 長春-哈爾濱

2016中國東北:住宿

圖片
從訂房間的波折,我初步領略了中國特色: 漫天喊價,落地還錢,各憑本事! 且看住宿費一降再降: 瀋陽住宿費:208→161→146 大連住宿費:218→123 哈爾濱住宿費:239→151→215 是不是很精彩呢? 以下是訂房經過筆記:

趕課沒時間介紹的上海中共一大會址

圖片
一般說到中國古都,腦中飄過的不是北京,便是西安, 後來讀上海的旅遊指南, 再細細回想,其實上海也很常出現在歷史課本裡, 像是五口通商、中共建黨、淞滬會戰, 不少名人也都住過上海。 在2002年的暑期輔導之後, 就把輔導課的鐘點費化為機票, 以上海作為前進中國第一站。

他組臺灣義勇隊,然後他就....

圖片
借用一下本週新聞最熱門的句型: 「然後他就死掉了。」  但死因不是他組臺灣義勇隊, 而是......

2016 中國東北:機票和證件

照例,暑假也要選個機票大約一萬元的地方見學。 原本考慮去東南亞, 但因為天氣熱,加上登革熱的疫情,暫不列入考慮。 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去過太多次,實在提不起勁。 那......就剩下中國了……

書一櫃的美妙生活

圖片
謹以此文獻給書滿為患的親朋好友。 這是我現在的書櫃, 工作書、休閒書、家庭文件、旅遊記錄、書信日記照片, 全數縮減集中到一櫃: 這是去年八月系統櫃剛完成時的樣子,現在東西更少囉。 自從藏書變少之後, 我比以前有空細讀這些珍藏, 旅遊資料、相片書變得好拿取, 拿來回味的時間也變多了, 美妙的感覺大大超乎預期。 老實說,去年訂製系統書櫃時, 我沒想過我的書可以縮減到這麼少。

課本沒有放的圖片:大政奉還

圖片
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第四冊有放這張圖片: 幕府將軍將政權奉還給明治天皇: (圖片來源:明信片掃描圖檔,房間的 解說在此 。)

課本沒有放的圖片:畢卡索也曾年輕過

圖片
課本上的畢卡索是個年事已高的禿頭胖子, 在此送上一張他年輕時的帥氣照: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 看吧,人都是有過去的。 他的爸爸是美術老師,從小教他畫畫, 他也確實很有藝術天分, 這是他13歲的作品: 圖片來源: KHANACADEMY 14歲時,他去考巴塞隆納的美術學校高級班。 一般考生要花一個月才能完成的入學考試題目, 畢卡索用一天的時間就畫完了。 而且……高分錄取! 雖然是天才, 後來卻還是受不了正規美術學校教育, 於是離開學校,離開巴塞隆納,前往巴黎發展。 想知道他後來的故事嗎? 特別是他多采多姿的戀情? 像是,他的俄國妻子: ( Portrait d'Olga dans un fauteuil ,1918,收藏在巴黎 畢卡索美術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還有他的情人: (哭泣的女人,1937,收藏在倫敦 泰特現代美術館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解說請看這裡 ) 還有很多情人: Portrait de Dora Maar,1937 還有她: Portrait de Marie-Thérèse,6 janvier 1937 圖片來源:2003年從巴黎畢卡索美術館買回來的明信片 想知道更多畢卡索的故事, 歡迎來Youtube聽聽蔣勳老師的講座: 畢卡索完全導覽 課本印刷圖片不能取代大師真跡, 網頁圖片更是色差嚴重, 將來若是去巴塞隆納、巴黎、倫敦、紐約, 不妨安排參觀美術館,欣賞大師的真跡, 親身感受畢卡索旺盛的生命力。 (我絕對不會承認,其實美術館是吹冷氣、上廁所的最佳去處) 2017更新: 因為課本又把這張畫作刪了,只好再放一次: 亞維農的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 2018年,我真的到紐約去看這張畫了,請見: 2018紐約備課:到MoMA拜訪亞維儂姑娘 還有這張,從前國立編譯館課本有: 格爾尼卡(Guer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