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的一部神奇影片,
激發了我認真學英文、找資源的熱情,感恩啊。
神奇的影片
某天一時興起,想在YouTube找找,
可有人分享國編版歷史課本的回憶?
發現這部影片:
作者表示,這些影片是他送給13歲女兒的禮物,
期許女兒能好好學習兩岸的歷史,建立正確的「三觀」。
哇!眼界大開!
下方網友也紛紛表達對歷史課程的擔憂,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
萬一在臺灣失傳了怎麼辦?
這樣的焦慮我也曾有過,
我的同事(特別是國文老師)也非常關心這個話題,
與學生的溝通努力也從沒停過,
從中國經濟力強大、文化影響力深遠、讀中國歷史會很有競爭力,
各種理由都用過,
但是最近這幾年,學生提出的問題卻是:
「老師,我不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學中國歷史?」
「讀完本國歷史,接下來應該是世界歷史才對。」
這不只是我在歷史課堂上會遇到的現象,
政治大學的調查,也呈現國家認同的改變:
資料來源: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學生越來越少,
就算中國歷史再好再美再偉大,
在自認是「臺灣人」的學生心中,
中國史就像希臘史、羅馬史一樣,
都是「他國事務」。
社會的變動
不只國家認同在變,
身為第一線教師,從國編版一路教到108課綱版,任教21年,
教學現場、社會環境也已經產生了變化:
- 歷史課時數減少
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後,少了星期六上午的4堂課,
另外又多出表演藝術、資訊(生活科技)、校定(彈性)課程
等新課程,
學生要學的東西變多,
舊有的課程勢必要縮減。 - 事件還在增加
從我讀國中的1988年到現在,已經過了33年,
德國統一了,蘇聯解體,歐盟成立,九一一恐怖攻擊,
中國的崛起、全球化的時代、一帶一路、台灣的政黨輪替,
更需要放進課本給學生知道。 - 國際局勢的變動
中華民國政府一直以正統中國自居,
但此一論述,
自1971年聯合國席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後,
開始遭到挑戰,
之後伴隨著中國的外交打壓、軍事威脅,
讓學生不再對中國有歸屬感。 - 對多元社會的回應
解除戒嚴之後,社會運動風起雲湧,
55萬原住民開始正視他們的歷史文化,
還有51萬外籍配偶成為新臺灣人,
孕育眾多新臺灣之子,他們對中國史更是無感!
至於中國人的後代呢?
除了原有「外省人」的後代之外,
外籍配偶裡,也有很多中國人,
我的學區裡有浙江大陳島民的第三代,
也有來自西安、上海、廣東、海南、河南的可愛家長,
還曾遇過袁世凱家族的後代,
但他們也沒有因為家族淵源,對中國史比較有愛。
想把台灣人「去日本化,再中國化」,
在社會經歷這麼多變動後,
學生終究會質疑,
為何我們對遠在天邊的長江黃河如數家珍,
對眼前的蘭陽溪、濁水溪卻一無所知?
不合情理、不合家族記憶的歷史,
硬要套在我們身上,會帶來各種混亂,
作家朱宥勳的觀察,也是我在歷史課程裡真實面對的:
【課本沒教的:】國文課本裡的現代文學,為什麼讀起來特別混亂?從「文學史觀」說起
但老師教很多,不表示學生能學、愛學,
死背的東西很快會忘記,
比如,學校裡的老同事,回想起國編版的民初歷史,
可說是人人餘悸猶存:
二次革命、中華革命黨、護國軍起義、護法運動、
聯俄容共、清黨分共、軍閥混戰、北伐統一......
從「背多分」到「帶得走的能力」
中國歷史該如何縮減份量,讓學生可以多一點愛?
把中國史從「國史」的規格,改成融入世界史的架構,
是接下來的挑戰。
暫且先從略懂的英語著手,
孔子與儒家可以這樣教,太有趣啦!
就像,看完一修大叔的神奇影片,
我腦海出現的念頭是:
一修大叔自稱是臺灣人,住在臺北,
第一部影片的背景是臺北市的圓山大飯店,
但他說話的口音、用字遣詞,
版面是中國風配色和簡體字,
一修大叔真的是臺灣人嗎?
在臉書搜尋「相信歷史的一修大叔」,
很幸運的發現一張相片,正是影片中的男士,
循著這張照片,連結到一修大叔的臉書,
得知他是一位律師,閱歷豐富,
任職的律師事務所有完整的個人資歷介紹,
今年五月,他穿著「中國李寧」的T恤逛街,
登上新聞版面,新聞連結在此,
確實是一位熱愛中國,言行如一的臺灣男士。
影片說是做給女兒看,臉書上面也出現女兒的照片,
但我真的沒有感覺到,他的影片有任何想跟台灣人溝通的意圖。
(或許在他心中,中國美學和中國口音才是「高大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